云計算:為什么在我國只聞其聲不見其形? |
發布時間: 2012/7/28 8:56:44 |
云計算在我國各地遍地開花
“云計算”可以說在過去一年成為IT業界最火的詞,我們甚至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各種“云”宣傳的標語。“云”來的突然,給人“忽如一夜春風來”的感覺;“云”開的迅速,一夜間遍地都是“云朵”。雖然尚且眾說紛“云”,但其實“云戰場”早已是硝煙彌漫。早在幾年前,國外各種IT廠商便紛紛出擊,不斷在云領域開疆擴土,Google、Amazon、Microsoft、Salesforce、Yahoo等如今都已經云端成就顯著。
云計算制度亟待完善 但是相比于國外的已經落地的云,我國的云似乎還給人有點羞答答的、含苞待放的感覺。可以說國外云應用異常火爆,百家齊放;國內卻有點星星之火,只見炊煙,不見燎原。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為何我國云發展總比國外慢半拍,看看我國云方面為何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呢? 云管理:
云計算涉及廣泛
好的管理制度能夠使事物發展更快更強,而云計算雖然在國內各地都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,但我國云計算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,標準的缺失和不統一已成為限制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瓶頸。當前許多與云計算有關的術語、技術接口等仍是“各說各的”,不同企業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,導致大量數據和服務無法在各企業范圍內轉移、共享,限制了云計算的應用服務范圍。 云觀念:
很多人持觀望態度
對于云計算在創新和改進流程方面的潛力,他們表現出的興趣仍不及國外同行。中國企業對這一新技術抱有謹慎務實的態度,往往是限制云告訴發展的瓶頸,企業領導缺乏對云知識的了解,人們缺乏對云價值的認識,往往限制了云在國內的推廣及發展。 云計算基礎和核心技術薄弱 云技術:
虛擬化推動云發展
由于我國IT行業發展較晚,IT高端技術研究并不是在短期能夠提升的。我們缺乏對“云”“管”“端”核心技術的掌握,自身缺乏創新的研發能力及充足的資金支持。例如Google,已經有云搜索、郵件、辦公、地圖、應用引擎Google Apps Engine等,同時有端Android操作系統、Chrome瀏覽器,目前正在著手于“管”,從陸海空全方位突破O3B衛星計劃,海纜計劃,光纖到戶計劃,Wifi計劃等。服務器虛擬化是一項計算技術,它允許軟件在網絡中任意可用的服務器上運行,是構成云計算的基本技術之一。 本文出自:億恩科技【www.ypdoo.com.cn】 |